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ulitxt.com

第684节(2 / 3)

加入书签

真!”刘皇帝笑道:“当年,朕见陈抟道人,也曾以养生长寿之法求教于他,结果他给朕留了一本《指玄七十二章》。

书是好书,法是善法,却不适合朕这个劳碌命的俗世帝王,既至少林,朕本也有所求,但以此思之,还是罢了,就不为难主持了!”

听刘皇帝这么说,老主持神色不变,应道:“陛下宏宇雅量,老僧敬佩!”

“不过!”话音一转,刘皇帝又道:“朝廷正在修书,修大书,需网罗天下藏书,儒典、道藏、佛经、百家之说,皆需囊括整理。为完善这国家之盛典,少林藏经,还请主持不要吝惜!”

闻言,宏泰主持说:“陛下,藏经阁内,所贮经书,早已誊写复刻,献与京师!”

“哦?”刘皇帝是真意外了,偏头看向张雍:“有这回事?”

“回陛下,确有其事!”张雍答道:“陛下曾敕命三馆,收集天下藏书,少林经籍,亦有贡献!”

得到肯定的回答,刘皇帝则若无其事,嘿嘿一笑:“这倒是朕疏忽了!”

“陛下励精图治,日理万机,一心一意,皆在国家大事上,岂能顾及这些许小务!”主持说道。

“看来这马屁是人人都会拍的,出家人也不例外,主持既能口吐莲花,这恭维奉承的功力也不浅啊!”刘皇帝调笑道。

“让陛下见笑了!”主持老脸不动分毫。

“既然书已经献了,朕就不专门往藏经阁一行了!”停下脚步,刘皇帝直接吩咐着:“至于藏经之事,可拣寺内精研佛经的高僧,往三馆一行,协助编纂!朝廷的那些学士鸿儒,修文编书是行家里手,但对这经学佛理,未必擅长,少林可襄助一二!”

“若能参与修典盛事,亦是鄙寺的荣幸!陛下有命,老僧当选寺中最善佛理僧众,前往京城!”宏泰主持道。

“主持果然深明大义!”

在一干人的陪同下,刘皇帝在寺中漫无目的,信步而游,嘴上却是不停:“寺中如今有多少人?”

忽闻此问,宏泰主持顿时就留了个心眼,然而,很快那点戒备就消散了,坦然答应中带有少许无奈:“回陛下,寺内如今共有大小僧众七百六十五人!”

“很是不少嘛!”刘皇帝嘀咕一句,令和尚心颤,又道:“不过,偌大的佛寺,若是人少了,岂不冷清?”

“这么多人,因何生计?”刘皇帝再问。

主持答:“平日里有香客友众捐献,山前山后亦有薄田,可供耕作!”

刘皇帝:“有多少田?”

主持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各等土田两千余亩?”

“扣除两税,能够维持?”刘皇帝指着远处一些老实站着的僧人,道:“养这数百僧众,颇为不易吧!”

要说刘皇帝对佛门僧众的打击,主要就是两条,一是所拥田土需要收税,二则是加强人员的监管。至于当初财产剥夺什么的,基本属于一锤子买卖,佛门或许痛惜,但忍忍也就过去了,打击巨大的,反而是以上两点,这基本抑制了天下佛寺在这二十来年中的发展。

“尚可维持!”老僧回答也简洁。

“耕种的都是寺内僧人?”

“正是!”

“这就对嘛,光会吃斋念佛可不行,还得自食其力!”刘皇帝道。

“僧兵有多少?”刘皇帝突兀一问。

主持面色微滞,语气中终于带上了一抹慎重,答道:“陛下,本寺虽有些武僧,却也只习练武艺,为强身健体,焉能称兵?”

“朕无他意,主持不必紧张,更无需介怀,大汉武功强盛,民间尚武成风,僧众亦是大汉子民,习武并非禁忌!”刘皇帝含笑道,这才使主持有些悬着的心轻轻落下。

“乾祐年间,朝廷颁布释门管理条例,当地官府,每年可有按例考察监督?”

“每岁一次,从无遗漏!”

“以主持看来,效果如何?”

“有官府监督鞭策,对于僧众教育及佛门发展,确有好处,鄙寺也受益匪浅!”主持这么答道。

“不见得吧!”闻之,刘皇帝眼神中带着一股莫测,轻松笑谈:“官府职吏,能够懂得多少佛理,让他们考察僧众佛学,岂不是外行指挥内行?

即便初时有些功效,怕也只取得一个督促作用,时间一久,怕也是流于其表,职吏们怎能不懈怠?主持以为,朕所言可有理?”

闻问,宏泰老僧沉默了一阵,在刘皇帝的注视下,轻叹道:“陛下慧眼如炬,明察秋毫!”

“那这个问题,当如何解决呢?”刘皇帝悠悠问道。

对此,主持应道:“老僧焉敢妄言朝廷事务,还需陛下与庙堂贤能,发挥智慧,思得效益之法!”

“朕恰得一念,主持评鉴一番!”刘皇帝顺着话就往下说:“朕以为,不只要确定天下各道州寺院数目,还要对每座寺院的僧众数目实行定额,官府只需按册检查诸寺人员数目即可!至于寺内事,诸寺自料理之,想来有这个前提,各寺应当不会容许一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