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ulitxt.com

18兵者政之辅政者兵之基(中)(2 / 4)

加入书签

老实说,对荀贞擢他为郡功曹,他还是存有几分喜意的,也是不太舍得辞掉此职、回乡养老的,毕竟郡功曹乃是郡之极职,是郡朝中地位最高、权力最大的一个职务,他原本想着他的仕途也就是止步於郡东部督邮了,而今却因荀贞之拔擢而迎来了一个新的高度。

他就是怀着这种喜愁参半的情绪应得荀贞之召,来到了今日之堂上。

赵然、李鹄这些天拉拢的不止王淙,尚正、康规等大吏也都得到了他们的拉拢。

康规的心态和王淙差不多,也是含糊其辞地糊弄了过去,而尚正名如其人,是个砥砺名节的正人君子,却是根本就没理会李鹄的请柬,没去赴宴。

诸吏在堂上等了会儿后,荀贞来了。

适时,阳光普照,春树碧绿,在数个文吏、甲士的簇拥下,高冠黑衣、佩剑环玉、大步从院外而来的荀贞落入众人的眼中,众人只觉他意气风发,英武绝伦。

护卫荀贞来的典韦等甲士止步堂外,持戟按剑警戒,随从在荀贞左右的荀攸、刘备跟着荀贞入室登堂。荀贞从诸多郡吏的中间穿行而过,坐入主席,荀攸、刘备侍立两侧。

王淙、尚正、康规等吏齐齐下拜,依照礼节迎荀贞升朝。

待他们礼毕,各归原位,荀贞开门见山地说道:“今召诸卿来,所为者,三事也。”

王淙、尚正作为郡功曹、主簿,是群吏之首,两人分别立在班前,躬身说道:“请明公示下。”

“於毒被擒、李琼献内黄等三县降,这两件事诸卿想必已知。”

诸吏齐声答道:“是。”

“於毒是贼首,内黄是贼之重地,今於毒被擒、内黄重归郡朝,贼兵覆灭之日就在眼前了。兵者政之辅,政者兵之基,所以用兵者,是为了国政能够通达,是为了百姓能够安居乐业。现今兵事将罢,头等重要的就是政事了,而如论郡国政事,最重要的有三。”荀贞顿了顿,示意王淙、尚正上前,问道,“二卿且来说说,这三件事分别是什么?”

王淙、尚正均是郡朝老吏,娴明郡国政事,王淙答道:“下吏陋见,愚以为当是农、吏与学。”

尚正亦道:“当是农政、吏治与教化。”

荀贞点头说道:“不错,正是此三事。前汉文帝二年,诏曰:‘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持以生也’,农者,国之根本,贾子《忧民》篇引先贤之话,云:‘王者之法,国无九年之蓄,谓之不足,无六年之蓄,谓之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近年以降,魏屡遭兵乱,先有黄巾之荼毒,继有於毒之害,百姓苦之久矣,而郡国莫说三年之蓄,便是一年之蓄也没有了,此‘民不聊生,国非其国’之时。今於毒将亡,吾郡第一要事就是‘以农桑为务’。康卿……。”

康规出列,应道:“下吏在。”

“以我估料,迟则半月,短则十日,魏、元城诸县就能光复,你今日下朝后,可先与户、田两曹把本郡现有之民口、田亩数目统计出来,交给我看。”

“诺。”

“再去仓曹,把本郡郡府和各县现有之储粮也统计出来,交给我看。”

“诺。”

“待魏、元城诸县光复之后,你就出县东行,劝农耕桑。”

“诺。”

荀攸从袖中取出一卷文书,下到堂上递给康规。这卷文书是荀贞在前些天“病重”时和荀攸等人商量拟定的几条有关农事的教令。所谓教令,就是地方法规。在和朝廷的法规不抵触的情况下,郡国太守有权根据本郡国的具体情况颁布各项法令。

——汉之太守的权力极重,有军权、有行政权、能任命“守官”、可以颁布法令,可以说是军政吏法无所不包,也所以汉人视郡如国,视如郡守如君,郡府又被称为郡朝。

荀贞说道:“这是我定下的几条教令,你东行劝农时可出示给诸县看,命诸县悬挂县亭,叫县人知晓。”

荀贞的这几条教令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个是禁杀耕牛,杀牛者死。耕牛是重要的生产力,早在前秦时就是禁止私杀的,本朝也明令严禁,只是对杀牛者的处罚没有“处死”这么严厉,但法令应该是与时代相结合的,如今魏郡屡遭兵乱,农业受到了极大的破坏,耕牛已经不多了,所以要提高保护的力度。

一个是令县中如有未垦辟之地或无主之地,其悉以赋贫民,给与粮种,务尽地力,以得积粟。

再一个是严令诸县治理轻侠之辈,如有专以轻侠为务而不事农业的,皆役以田桑,严设科罚,总之勿令乡亭有一个游手好闲之徒。——这一条却不但是为了农业,也是为了治安。荀贞昔在繁阳为亭长时,与亭中轻侠结交,而今他成为了魏郡太守,颁布的第一道法令中却就有限制轻侠的内容,这却是因其今日之立场,或者说阶级身份与往日已截然不同之故。

这几条教令只是泛泛而言,因为对魏郡的具体情况荀贞还不太了解,所以还没有具体的指示内容。就荀贞所知,故往之郡国守相、县令长有的为了劝农,给本地规定的教令能够细致到每家每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