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ulitxt.com

第253章 不是说半个小时不带喘气的吗?(3 / 4)

加入书签

就像第一次化竞一样。

开始审题!

之前陶菲菲已经强调很多次了,物理竞赛预赛、复赛、决赛的难度递进十分陡峭。

眼下一审,果不其然。

6道大题,总共280分,撑满了足足11页纸。

单从题面长度上来说,就已经碾压复赛了。

更关键的是,考试时间只有3个小时。

对某些小说作者来说,就算给他三个小时让他编故事,都不一定填得满这11页纸。

最夸张的还是第6题,光是题面叙述,就撑满了整整三张a4纸!

单题分值更是达到了恐怖的80分。

相当于前几年决赛两道大题合二为一了。

可以说,这是复赛那道“阅读题”的超级加长加难版了。

这道题也瞬间吸引了李峥的兴趣。

只一看,便无奈笑了。

与复赛的那道超级难题一样,这道题同样酷似一篇论文,其内容,完全就是去年的诺贝尔物理奖中,有关“光捕获(光镊)”的内容。

考生必须在很的短时间内理解透彻,并根据题目要求,做出大量的计算进行解题。

甚至可以说,对于很多选手来说,3个小时的时间,单这一道题,都不一定做得完。

而李峥,很不厚道的笑了。

最后冲刺阶段,他跟林逾静可是从头到尾都在啃论文玩的。

头一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的论文……怎么可能不碰?

当然,这位大佬得奖,并非只因某一篇论文,而是表彰他几十年来在激光操纵微粒领域的开创性成果,与其相关的论文至少十余篇。

其中难免有些很深的,牵扯到高精度实验的,现在的李峥和林逾静也啃不下来。

而这次考试,考的只是最基本的原理,是那位大佬十年前就实验确定的基础原理。

因此对于李峥来说,这完全不是一道现场学习题,只是一道普通的应用题,公式还都给你摆出来了,计算量也不过尔尔。

甚至比其它五道题,都简单了一截。

既然已经看到这里了,李峥只好选择从“最难”的最后一道题开始做了。

他也不想这样的……

没办法,他学的实在是太多了。

相邻的考场,林逾静也露出了类似的,不厚道的微笑。

这就不能怪我喽。

两个考场中,监考老师也是第一次看到真题,粗扫了一圈后,眼光都定在了最后一道,颇为惊叹。

“这不难为人么……”

“真让高中生解诺贝尔级别的难题啊。”

“算了算了,毕竟是要选拔顶级物理人才,这道题虽然超纲严重,但需要的东西还是都列出来了的,细啃总能做出来。”

“话是这么说,可考试时间只有3小时啊,就前面五道题这计算量,3个小时,根本都不够做到第六题的。”

“正常,280分的卷子,每年不也没几个上200的么?”

“行了,先转一圈吧,有几个不老实的。”

“走走走。”

于是,两边老师都溜达起来。

要说参赛者的综合实力,其实后一届总是强于前一届的。

究其原因,还是校内外培训强度的提升,竞赛的题型套路固然很多,但也耐不住那么多老师和学生成年累月的把精力砸进去。

可以说,出题组老师,一直在与竞赛培训老师斗智斗勇。

现在,题型上已经很难做出创新了,提升难度的方向主要有二。

其一,便是简单粗暴,人人气而诛之的“加大计算量”。

效果立竿见影,缺点也很明确,那就是“很不物理”。

因此,物竞才有了全国中学生微积分大赛的美名。

另一个方向,便是“阅读理解”了。

找出一些有趣的论文,做出变形说明,现场学习,现场考察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甚至可以说是科研能力。

毕竟,论文和方向太多,且难度巨大,应试机构不可能组织这方面的题海培训。

正因如此,这招才屡试不爽,题也越出越大。

两个考场的老师巡场的时候,多数同学还在怼第一题的计算,但已经能看出一些解题速度的差异了。

与高考不同,这种竞赛考试中,解题速度是非常核心的。

可以说,必须在两小时出头,完成前5道题,才有挑战第六题,冲理论200分的可能。

一个考场中,能达到这个速度的人,也不过寥寥几位。

对监考老师来说,寻找这样的学生,也是监考过程中难得的乐趣。

大家对一对,碰一碰,看谁眼光准能挑出种子选手,那还是很好玩的。

两个考场的老师,也分别在黄櫺骐、祁英男等人身旁短暂驻足。

不错,十几分钟的时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