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ulitxt.com

七零年代炮灰家庭 第39节(1 / 3)

加入书签

海米大队,到了。

哗啦啦的海水拍击声音,空气中充满了咸湿的味道。这一切,都让程晓燕觉得亲切。

这里,是她从小长大的地方。

送了花婶子下去后,程晓燕看了看手表,还早着了,她知道父母哥哥们这时候应该都在海边。想了想,让林启生先带去海米大队的大队部,找到大队长,先把正事办了。而她自己,则是往海边走去。

回娘家(二)

属于海米大队的海域十分宽广。这一带气候炎热,渔业资源十分丰富。整个海米大队拥有十几艘中型渔船以及几十艘的家庭用小渔船。所以,即使这里的土地不适合耕种,但是整个海米大队的人日子过得十分滋润。

海米大队的壮年男性大部分都在大队所属的渔船工作,严格按照凌晨出海,上午回航的作息。而剩余的男性则是在海米大队的小盐场工作。

是的,海米大队的前身是一条渔村。除了拥有渔船之外,还有着一个小型的盐场。盐场的前身是一个私人老板的,建国后就收归集体。不过因着规模比较小型,附近的渔村大部分都有这么一个小盐场。最后,这个小盐场就划给了海米大队集体所有。

程晓燕的到来,让在海边忙着补渔网还有晾晒海带、紫菜的海米大队村民们感觉到高兴。

有些热情的婶子,大老远地就喊她的名字,高声问着她今天过来是不是有什么事情。有那热情的,更是直接去找在后头干活的程妈妈。

程晓燕看着这些大娘、婶子,一边走在绵软的沙滩上,一边笑眯眯地跟她们打着招呼,直到走到自己妈妈跟嫂子们干活的地方。

“妈妈、大嫂、二嫂。”

程妈妈手中不停地翻飞着编织渔网,口中说了句:“来啦!启生呢?等妈妈把这张渔网补完,一块儿回去。”

程大嫂跟程二嫂也笑着跟程晓燕寒暄了几句话。

程晓燕见她们身边堆着好几张破损的渔网,想着帮忙。只是刚伸手,就让程妈妈喊住了:“这还好多人干活,不用你搭手。你过去前头码头那里,我让你哥哥他们留了些鱼的。你过去提过来,我这也快好了!”

看了看程妈妈手中的那张渔网,确实是只剩下收尾的地方。程晓燕这才站起身来,朝最前头的码头走去。

她一共有三个哥哥,全都结婚了。大哥、二哥的孩子上了小学。三哥去年刚结婚,还在还在三嫂的肚子里。所以,三嫂这会儿估计是在家里养着身体。

海米大队的码头面积不大,刚好够他们大队的渔村停泊。走过一艘又一艘材质各异的渔船,她就看到了前头整理鱼获的人。

码头上这会儿已经堆满了各种箩筐,里头挤得满满当当。都是从刚回航的渔船上卸下来的。程晓燕还没走过去,就见到了自家三个哥哥。她笑着跑过去喊着:“大哥、二哥、三哥……”

三个长相相似、身材差不多的二十多岁男人齐齐转头。接着,三人那黝黑的脸上看到程晓燕后,齐齐绽放出了笑容。

“小妹,怎么跑这里来。这里乱糟糟的,你别过来。先回家,等一会儿哥哥们就回去了。”

程晓燕见到哥哥们那紧张的样子就觉得好温暖。从小到大,哥哥们总是这样护着自己。

“哥,妈妈让我过来拿鱼的。爸爸在哪里呢?”

程大哥听完,推了推弟弟,让他把角落放着的鱼筐拿过来:“爸爸跟着大队长走了。这不是说今天糖厂的人过来拉货吗?他们就没出海,在大队部等着呢!”

程晓燕这才想起,自己是跟家里说了今天过来,忘了跟他们说启生就是那个糖厂派过来装货的人。

她立刻笑道:“那糖厂下来的人,可不就是你妹夫了。”

程大哥接过小弟提着的竹筐,也不给程晓燕了,直接自己拎着,吩咐两个弟弟把鱼卸完后才能回家。接着就让程晓燕跟他一起走了。

程晓燕跟上大哥的脚步,转头还看到二哥跟三哥不满的脸色,终于忍不住笑了出来。

“小妹,别离那俩臭小子。这鱼重着呢?可不能让你累着。我刚还说启生这小子不成,居然不陪着你。没想到,他居然带着糖厂的任务过来。”

“要不是糖厂刚好有任务,我也不会今天来了。哥,等启生把货都收完后,就直接回糖厂了,我等会儿要去晒盐场看看,你能跟我一起去吗?”

程大哥扬了扬手中的鱼筐:“把鱼送回去,我就直接带你去盐场看看。小妹,你电话里头说的那事靠谱吗?”

程晓燕点点头:“我跟启生都觉得可行。”

这次过来海米大队,最重要的事情当然就是看看盐场这边盐的产量了。要是产量能供持续供给的话,价格方面将会是一个非常大的优势。

程晓燕这边回家送完鱼后,就跟着程大哥往盐场那边走去。

盐场的位子在离大队居住区最远的地方,在那里,几乎都是以礁石为主。整个晒盐场,就只有孤零零的几间木屋子。

晒盐场这边的人不多,大部分人都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