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ulitxt.com

第21节(2 / 2)

加入书签

赵泗也压根没有制盐炼钢卖钱的想法,除非是乱世或者王朝末期……否则在封建时代,不管是哪个朝代都风险极大。

王离有些不明就里,赵泗也没有过多解释,而是准备用饱和结晶法进一步提纯食盐质量。

这个就很简单,盐溶于水是有限度的,多了就要析出结晶。

盐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并不是很大。

其余可溶于水的元素要么是根本达不到溶解度,要么是溶解度随温度有所变化,哪怕是在饱和状态下,也可以保证盐是最先析出的纯净晶体。

当然,对于盐这种溶解度比较稳定的液体来说,想要析出纯净的盐结晶通过简单的升温降温并不能做到。

只能使用蒸发法。

也就是通过人为加热亦或者水分自然蒸使水容量变少,突破饱和度,自然而然就会析出盐结晶体。

看起来和把水烧干晒干出盐是一个原理,实则不然。

把盐晒出来利用的是盐不会挥发的特性。

而通过降低水分析出晶体利用的是盐突破饱和度极限自然析出结晶。

“等等!我这不是傻了嘛!”赵泗一拍大腿,王离呲牙咧嘴看向赵泗。

“你拍错了!”

“没拍错!这不是重点!”

赵泗悟了!

假如使用晒盐法,不可能一下子就把盐水晒干。

而是水分不断降低,盐结晶体不断析出的一个过程。

也就是说,盐水池子里最先析出的结晶体,就是最干净的盐。

至少是这个时代,最干净的盐了!

咱们家不缺钱!

至于完全纯净的食盐,那压根不用想了,在这个时代根本不可能做到。

不过话说回来,这样一来其实可以将食盐分级。

譬如第一批通过日晒,没有完全晒干前自然析出的第一批盐结晶,就是质量最高的。

越往后越次。

第一批析出的盐结晶,完全可以当成奢侈品去卖嘛。

盐是国之重器,但高质量的盐也是奢侈品。

譬如王离宴请赵泗所用的形盐。

形如虎蹲,甚至还有工匠仔细雕琢,每一块都可以说是价值不菲,摆在案几之上颜值颇高。

按照常理来说,第一批自然析出的盐结晶,应该是不含太多杂质,颜色应该是最为接近纯白色的雪花盐,而不是最后完全晒干后各种杂质混合形成的青灰色。

“弄些大池子!”

想到就干,反正身在蓝田大营,不可能缺少人口。

王离兴致冲冲热火朝天的派遣人手帮助赵泗开池子。

“还要筛子,越细越好!”

大规模量产和实验肯定不同,所有想到的东西赵泗都提出来了。

光是池子都直接开出了六个十丈的方形池子。

关中虽然不是重要盐产地,但是你早说这种人不能吃的卤盐矿,也不在少数。

王离又派遣人手去开凿卤盐运回来……

待池子开好,天色已经黑了下来。

赵泗白天的时候看过天色,近些日子如无意外应该皆是晴朗。

晒盐法得天气好,不然下了雨可就坏大事。

至于煮盐之法,早在战国时期齐地就已经盛行。

东临大海的齐人很早就知道煮海成盐的道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