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ulitxt.com

第1150节(1 / 3)

加入书签

再说了,一旦迁都,京军主力在北,再想下西南征讨土司,那耗费的民力、财力将会更多,从长远成本上来看,实在是亏本。

朱允炆不喜欢做亏本的买卖,所以,土司问题还是早点解决了好。

「有点感冒,宽容一两日,后面很快恢复双更,感谢谅解。」

臣服条款,瓦剌归顺

土司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是皇权妥协地方,绥靖地方的结果。

朱元璋出于民族大义,出于安稳地方,争取土司支持的需要,选择认可与支持土司制度,虽说给予土司首领官职,象征性地要点税,但从本质上来说,土司更像是大明的国中国。

在朱允炆的观念里,所有朝廷民政管不到、兵力进不去、刑罚刑不了的地方,就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大明领土,而是一种打着绥靖、羁縻的幌子,任由他人分疆裂土的事。

不可否认,洪武时期朱元璋对土司态度不错,确实在很大程度上稳定了西南诸省,比如贵州,二十多年没乱起来,其中就有尊重土司的功劳。

但这种功劳是建立在认可大明,臣服大明,愿意为大明发光发热做贡献之上,但有这种思想觉悟的土司首领,实在不多,令人叹息的是,这不多的人里面,最主要的还是两个女人。

“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任务。同样的制度,未必适合当下。时机到了,该改制的时候就需要大胆革制,而不是被旧的制度绑住手脚。”

朱允炆对朱文奎认真的教导。

朱文奎看着朱允炆提起笔绘了一条曲线,道:“父皇说过,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只要方向对,整体依旧是向前的。全面改土归流确实可能会伤了一些多年来臣服朝廷的人,但从大势来看,改土归流仍需去做。”

朱允炆搁下毛笔,欣慰地说:“父皇创下的制度,也不是万年不变之法。就如俸禄制度,随着民商经济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帖木儿国的黄金,定远行省的白银会成为源源不断的储备,十年之后,货币出现可控的贬值是一定的事,对应的,百姓收入、商人收入会增多,官员的俸禄也不能始终停留在十年之前。”

“大明就如同匠学院研制出来的火车,火车需要跑得又快又好,需要不断地维修,更换老旧的零件,解决一个又一个出现的问题。甚至于一些关键的部件,只要有更合适的,就应该用勇气去试,试出来之后,再拿去跑、验证、完善。”

后世的发展哲学告诉朱允炆,世间唯一不变的是变化。

老朱想要万年不变之成法,想要凭借自己的意志搭建一个固态的模型帝国,可是他忽视了一点,大明不是鲁班锁,搭建结实就不会垮了。

越是固态,越容易出问题,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老朱并没看穿。

朱允炆一直都在教导朱文奎,要懂得变与不变,明白什么事情可以微调,什么事情不能退让。

解缙、杨士奇、梅殷、古朴、胡濙求见,入殿行礼。

朱允炆坐了下来,面带笑意:“瓦剌臣服的细节商榷好了?”

铁铉、杨荣都不在京师,古朴暂领兵部,站出来,将一份文书举过头顶:“已商榷明了,请皇上过目。”

内侍将文书转交给朱允炆。

朱允炆打开文书,仔细看着。

出于对马哈木、把秃孛罗、捏烈忽等贵族的尊重,加上其是主动投降,大明并没有苛责他们,除了明确三人“王”的身份之外,还将负责分给他们官邸,每年支给三千贯的俸禄,这个待遇虽比不上大明藩王,但已经比朝廷大员好多了。

大明允许马哈木等人最多保留二十人充当府邸护卫,允许马哈木、把秃孛罗、捏烈忽后人或挑选之人,通过国子监考核之后,进入国子监修习相应课业,不以其身份限制其修习内容。

大明承诺在瓦剌顺从朝廷的情况下,不会对瓦剌部落进行屠杀,保证瓦剌部落的安全。

……

瓦剌保证交出战马,减少战马数量至每百人五匹战马。

瓦剌保证交出武器,包括马刀、皮甲、杀伤距离超过一百五十步的弓。

瓦剌保证部落臣服,接受大明的安置,顺从大明的命令,迁移至合适的游牧之地。

瓦剌保证支持大明进入草原,修筑城池,支持瓦剌人接受大明教化。

瓦剌保证服从大明朝廷管理,以牛羊马等纳税朝廷。

条款很多,细节很多。

朱允炆对这个结果相当满意,对古朴等人说:“马哈木他们能接受如此苛刻的条件,确实让朕有些意外。”

梅殷笑道:“火车的出现,让大明彻底占据了谈判上风。马哈木他们上过火车,体验过风驰电掣的速度,清楚瓦剌已经完全不是大明的对手,在谈判时更是没提出多少反对,连俸禄都没讨价还价。”

朱允炆将文书搁下,起身道:“朕对这些条款并无意见,内阁代为拟写国书,改日朕与马哈木等人共同签下国书,并于元旦之后,派大军与马哈木等人随从一同前往瓦剌驻牧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