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ulitxt.com

第123节(2 / 2)

加入书签

夜,更须共谁谴……”

“好词,可惜,文不对题。”

“莫复感念轻别离,送卿归至婺州东”

“倒是有几分中秋月圆求而不得的矫情……”

“莫言思绪无处道,遥寄天上白玉京。”

“这句不错……”

朱棣一份一份的看过纸上的诗词,看到出彩的诗词句子还会忍不住念出声来。

“咦?”

朱棣忽然轻咦一声。

大臣们瞬间伸长了脖子。

尤其是写出了诗词的大臣们,都在期翼着让朱棣感到惊讶的是自己的作品。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竟是《忆秦娥》的变体,更难得的是立意高远,遣词得当!”

看见这首小词,朱棣喃喃自语一句,一下子来了兴趣。

倒是没想到,闺女即兴提出来的的应试作诗,还能有这种意外之喜。

大臣们看着朱棣脸上的惊讶之色,心里痒痒得跟小猫抓挠似的。

偏偏朱棣念得还很小声,他们完全听不清朱棣念出来的内容。

一些大臣急得抓耳挠腮,就差问朱棣是不是在为他的作品感到惊讶了。

朱棣没让众人等太久,将宣纸递给方孝孺道:“这首中秋月不错,诸卿传阅一下。”

方孝孺看完全词,眼中的惊讶之色一闪而过,随后摇头晃脑的说道:“这首小词,只怕是今夜的魁首了。”

说完,便将宣纸递给沐晟。

沐晟只是粗略的扫了一眼,便笑道:“微臣附议方大人所言。”

诸臣的好奇心瞬间被二位文武之首给勾了起来。

随着沐晟将宣纸递到群臣手中,大臣们也逐渐开始切切私语起来,都在猜测这首词出自哪位大家之手。

许多人下意识的将视线看向陈堪,但心里又觉得有些荒唐,一个十八岁的少年,凭什么?

大臣们传阅这首词的时候,朱棣又继续翻看起剩下的诗词。

只是再没有一首能让他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桌子上只剩下了最后一张纸,朱棣随手取过,但原本已经不抱希望的他,在看见纸上的内容之后,却忽然瞪大了眼睛。

“啪~”

朱棣忽然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惊得大臣们的视线齐刷刷的看向了他。

只见朱棣脸上压抑着狂喜之态,仿佛即将达到高潮一般!

“这……陛下这是怎么了?”

原本还在讨论着中秋月这首小词的大臣们一头雾水,看陛下这表情,怎么跟便秘时忽然拉肚子一样?

那是,极致的畅爽?

“哈哈哈哈……”

朱棣忽然大笑道:“本以为发现珠玉,已经足够让朕惊喜,没想到竟然拾到了夜明珠,好,好,好!”

朱棣连说了三个好字,足可见他现在的心情有多好。

“方卿,汝且观这首词如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