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ulitxt.com

序上.换将(2 / 3)

加入书签

回到彼时风采。

前线数十万将士还待宫廷里的决策,赵丹不愿看到继续枯守而成槁木死灰。

「陛下,秦国自孝公变革,民不畏死而惧无战,秦人上战场都是疯魔,臣认为应当先缓其锋,再联合诸国应对。」平阳君认为打仗太劳民伤财,况且秦人勇猛甚于虎豹。

「难道武灵王还比不上秦孝公?」赵丹冷笑道:「武灵王灭中山、攻楼烦、破林胡,拓地何止千里。难道寡人的勇士还比不得秦军?」

赵丹怒视群臣,特别是主和派的人,若可以他真想把这些人除之而后快。

「臣知道王上欲建功立业,但廉将军坚守不易,王上若执意换将改变策略,臣担忧前线将士军心不稳。」藺相如的语气柔和不少,他深知再血气个几次,可能还未论出结果,他就得被侍从抬回府邸。

「围困两年馀,也该是时候了。」赵丹不容再议。

但藺相如更担心的是赵王荐选的人才,那人的声名近日也在邯郸广为流传。

「寡人会嘉赏廉将军的辛劳,之后的事情就交给赵括。」

「王上,这是秦人奸计,赵括只通书卷理论,怎能担此重任?」平阳君也提出反对意见。

赵括的聪慧在赵国相当有名,他父亲是名将赵奢,曾在闕于之战大败秦军,受封马服君。但赵奢却不看好自己的儿子。连父亲都不看好,藺相如跟平阳君等人怎么能安心将数十万将士的命交付予他?

「若秦人撤王齕,换白起,事态就更严重了。马服君死,相如病重,还要赵括救长平……」平阳君嘀咕道,焦躁地抚摸白髯。

这些全映入赵丹眼里,他思虑的并不比这些老人少,更切确的说,他比任何人都害怕失败,也更渴求成功。

「王上既要换将,何不曾考虑北方的李牧?」忽然有个人在争议中提出崭新的意见,倏地吸引了其他人的目光。

「李牧?」藺相如突然眉头深锁,忆起五年前在雁门崭露头角的将领。他忖蛮夷之性犹如狼秦,让富有经验的李牧上阵,远比白卷一张的赵括好。

但赵丹的意思很明白,他说:「雁门一战虽然有胜果,但匈奴之患并未因此断绝,此时若调动李牧,恐怕北方将会骚动。寡人不想上党、北方两头烧,再者李将军虽驍勇,赵括也非柔弱之徒。」

赵丹的考虑不完全是偏袒赵括,匈奴轻骑随时都可能越界劫掠。

虞卿趁势奏道:「李牧将军统五郡之兵镇守赵疆,在北方极有威望,却素与中央将士无交情,臣以为让李牧将军至故关,将士间的齟齬更大。赵括将军有其父在军中累积的声望,才学也受人瞩目,臣想赵括将军更加合适。」

除此二将外,庞煖老矣,又无其他可挑大樑之才。

藺相如脸色瞬然刷白,先前用力过猛,体力急速下滑。赵丹如他在澠池要秦王击缶时坚然,那样坚毅的眼神刀刃也不能使他眨眼半分,这点藺相如最为了解。

「藺上卿辛苦了,来人,入药房抓帖好药熬煮,送入藺大人府邸。此事已决,眾卿毋需多言。」赵丹暼向还欲开口的臣子。

赵丹起身俐落,似乎不想多待一刻,以免又有人上奏非议。藺相如失望的拍着大腿,由侍从搀着离开,他嘴里仍在碎念,但无人听得明白。

退朝后,赵丹登上龙台,一览邯郸景色。他神情凝重地看着大北城比肩继踵的人群,即使他们的良人孝子在数百里开外浴血奋战,这些人为求温饱仍必须殷勤干活。

自烈侯开基,武灵王中兴以来,赵丹思忖藺相如的话,这正是赵国百年不遇的劫。赵国彷彿命中有无法避免的宿命,两百年前他的先祖赵襄子受困晋阳,洪水差点淹没城墙,但兴起伐赵的智伯的首爵却在宗庙里供后人凭弔。

赵国血脉像是凤凰,需要欲火殆尽才能重生。赵国现今也遭逢大难,赵丹认为自己可比先祖,甚至能做得更好。

赵丹的舍人掬手道:「陛下,赵将军的母亲已等候多时,鄙人是否要去请她上来?」

「赵老夫人要见寡人吗?」赵丹诧异地问。

舍人从小服侍赵丹,知道他思索事情时别的便顾不上了,赵括的母亲前几日就曾来访,但赵丹为前线的事辗转难眠,因此才约定于今日。

「快请,快请。」

「是。」

舍人转身下楼,不一会带着赵括的母亲上来。她母亲年过半百许久,先夫死后便身穿素衣,脸色洗尽铅华,相当憔悴。

她的个头只到赵丹腰间,伏地拜道:「罪妇感谢陛下召见。」

「赵老夫人何故称自己为罪妇?」赵丹大惊失色,连忙扶她起来。

赵老夫人起身后,正色道:「先夫有言,赵括虽博览群书,但徒口舌之辩,不能委以重任。今陛下却要他身负数十万性命,子败,老身不就成为罪妇。」

原来如此,赵丹忍不住轻叹一声,他反问:「赵老夫人何故轻视括?」

「先夫之言向来准确,老身不敢不信。」

「寡人明白了,寡人可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