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ulitxt.com

第211章(1 / 2)

加入书签

自家太子的颜面,还是得想办法维护一下的。

于是康熙又一副谦虚的模样驳回了上表的奏折,叫他们不要大惊小怪,显得特别没见识。

那些人倒是听话,不再说要昭告天下,但胤礽是个神射手的流言自此开始传播开来,并且越传越厉害。

在胤礽不知情的时候,在百姓们心里,他们的太子已经是个能徒手打虎百步穿杨的猛士了。

然而胤礽还只有六岁而已。

“大阿哥党”们见状,觉得不能让太子一人独美,也开始吹捧起胤褆来,故而没过多久,康熙就又多了一个“战神降世”的儿子。

康熙:……朕只是随口吹吹儿子罢了……

事情仿佛突然往奇怪的方向发展,但康熙却并没有想要制止的意思。

传言的确不可信,但有的时候却能成为助力,比如现在——

他早就对东南西南两处的战事进展速度不满了,正好借住这次的流言,再去逼一逼两位亲王。

谁都知道大阿哥和太子尚且年幼,不可能领兵出征,可谁都不敢赌康熙会不会等的不耐烦了干出什么丧心病狂的事情来。

毕竟现在天下都在传大阿哥和太子是战神猛士,就算年纪小,怎么就不能挂帅了?

若是康熙趁机将东南西南两路大军的主帅换成太子和大阿哥,也不需要他们亲临战场,就让手底下人动起来,也足够快速结束战争了。

到时候康亲王和安亲王多年的努力都将给大阿哥和太子做嫁衣,百姓们可不管他们在外征战多久,他们只会称颂最后平定天下的人。

安亲王尚且还能硬撑几日,康亲王却是几乎立刻就不想在外边玩了。

他跟安亲王不一样,他没有拥兵自重的想法,拖着战事,一则是因为安亲王的进度更慢,他不着急,二则也是想多给自己讨点好处。

但他知道,凡事都要有度,过了,就会一无所有。

所以在看出来康熙已经彻底不耐烦的时候,他再不拖延,在六月底就将郑家军全都赶回了台湾,然后依康熙之令,与福建、广东驻军交接后,立即班师回朝。

对于康亲王的识相,康熙很满意,但却也还记着康亲王之前故意拖延战机的仇,一道明旨将康亲王挡在了京城之外,令他先去祭拜两位皇后的山陵,再回京复命。

至于如何祭拜,祭拜多久,康熙并没有明言。

康亲王人都到了这儿了,哪里还有反抗的余地?更何况他是了解康熙的,知道先叫康熙将气出了,该给他的好处,也绝不会少了他的。

康亲王去了皇陵,其余八旗将士则是就地解散,该回家的回家,该回驻地的回驻地,风风光光的东南军,一夕之间不复存在,并且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今后也再也不会组建了。

八旗军权问题一直都是康熙的心头刺,若不是三藩未平,他早就开始下手整顿了,又哪里容得了那些宗室王爷仗着八旗兵权放肆这么多年?

真以为他看不出来那所谓的“大阿哥党”,背后都是些什么人吗?

他的儿子们才多大,他们就想要挑拨离间了,若不处置了他们,还能有好?

不止康熙在忧虑这个问题,明珠也在纠结。

他当初算是沾了儿子的光,才能与宗室脱开干系,但时间久了,就有人忘了之前的矛盾,再次找上门来。

明珠倒也不是想回去,只是他觉得自己虽然归了康熙,却并没有什么功绩,立足不稳,如果再被宗室纠缠上,只怕康熙对他也会再起怀疑。

若是他能给康熙送个投名状呢?

就比如那些个敢出来挑唆大阿哥和太子的人。

虽然他基本上能猜到这些人都是谁,但却并没有他们犯错的实证,即便他禀告了康熙,康熙也没有理由平白处置了他们。

要是他能拿到实证呢?

那就等于是在康熙想要杀人的时候给他递上了刀,又何愁不能叫康熙信任啊!

纳兰性德走进书房的时候,就看到他阿玛笑成了狐狸样。

纳兰性德:……总觉得没好事,要不我还是走吧……

“容若啊,你来的正好,”

明珠却是眼前一亮,叫住了儿子,“最近咱们家里实在是太安生了,要不然咱俩吵一架?”

纳兰性德:……?

眼前好大一个坑,是他阿玛亲手挖的,他是跳呢,还是跳呢?

身为人子,纳兰性德没得选,只能顺着明珠的意思跳进去。

第二天纳兰性德进宫当差的时候,脸上是带着伤的。

胤礽一看到立刻就炸毛了,非要冲到前朝去找明珠讨个说法,纳兰性德赶紧拦下他耳语了几句,胤礽这才冷静了下来。

不是,天底下的阿玛都这么不靠谱的吗?

要干什么事不能自己想办法啊,非得拿儿子做幌子干什么!

虽然胤礽知道明珠打儿子是有所图谋,但却不代表他就不生气。

纳兰性德性子太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