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ulitxt.com

第372节(2 / 4)

加入书签

一个只传承了两代的列侯爵。

英侯国是另外一个比较特殊的侯国,当年洛亦薨逝之后,直接将家族迁回了昭城之中,但是英侯国却没有被废除,而是一直都在被遥控状态,一直都在嫡系的控制之下,曾经是万户侯国,一直都是洛氏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

无双侯国现在所面临的问题就是,三代之后圣痕消失,怎么保证无双侯国始终都是家族的重要一环。

洛无疾所给出的答案是:“如同英侯国旧事,不在无双侯国实行父子相继,而是由家族选择嫡系去继承无双侯国的爵位,每一代都要至少三至五位洛氏子前往无双侯国坐镇,杜绝一切可能的隐患。”

众人心中凛凛,宗法制是为了稳固天下而存在的,但如果宗法制影响到了家族,那就要毫不犹豫的抛弃掉。

况且这不算是抛弃宗法,洛氏本就不同,早在邦周之时,圣痕子弟的继承权就是排在无圣痕子弟之前的。

毕竟圣痕子弟氏洛,无圣痕子弟却直接改氏了,谁来继承一目了然。

“家主,这无双侯国是汉室的皇帝所册封,他若是不愿意让我们这样做,那该怎么办?”

每一位列侯和诸侯王的继承,即便是无可争议的继承人,都要前往长安,等待宗正府等等的审查,还要天子同意,才能够继承爵位。

封建金册这是天子才能够签发的东西。

洛氏再强势,玉玺这些天子之宝手中没有,签发的诏书就不作数,没有人会认。

洛无疾淡淡道:“天子会同意的,这对天子来说并没有什么损害。

即便有一两个皇帝不同意,但是不影响大局,等到他驾崩即可。

我们有无数的条件可以让天子同意,而天子却只有一个理由不同意,那就是他不喜欢洛氏。

况且,即便无双侯不是嫡系子弟,家族派过去的洛氏子也足以掌控大局,不会影响家族的政策。”

洛氏二三事下

始终团结在家主周围的洛氏子,是洛氏最大的依仗,多少人感叹人心易变,感叹这世上没有永远的忠诚,但是在洛氏子面前,这些东西都是现实存在的。

试想一下,如果你是一个皇帝,宗室中有十几个可以完全信任的兄弟子侄,这是一种什么概念?

分封制最大的问题就是地方藩国一旦强势起来,就会反抗中央王朝,进而酿成大祸,但是如果地方藩国无论多么强势都永远不会反抗中央王朝呢?

洛氏虽然不是皇族,但是家族的生存之道同样如此,洛氏有无数的底蕴可以解决那些来自各处的风霜刀剑,但是世俗的种种却需要家族的子弟解决。

单纯以家族人口来论,洛族是目前整个诸夏,最为庞大的家族!

这不是夸张的说法,即便是刘氏皇族在规模上都不如洛族,毕竟洛氏繁衍了上千年,而刘氏却只有短短的百年。

这样一个庞大的宗族,小到族人的衣食住行和婚丧嫁娶,大到支脉在宗族中的位置,都要主家来操心。

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洛氏有规定五服之内不得通婚,每一支脉的计算都在主家这里,所以是否能够通婚就需要主家察查。

另外,经过这些年的研究,洛氏渐渐发现了近亲结婚的坏处,除了嫡系之外,普通族人近亲结婚会造成孩子夭折和畸形的概率大大增加。

洛氏族人本就基本上很少纳妾,造成孩子夭折和畸形是不可被饶恕的,所以现在就有种声音要将表亲同样放到其中计算。

昭城之外的贵族之间近亲联姻主要是为了拉近双方之间的关系,洛氏族人没有这方面的需求,所以子弟健康就是第一需要考虑的事务。

那这就更复杂了,因为父母双方都氏洛,就要从双方支脉来考虑。

这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还有各种资源的分配,都要根据贡献等进行分配,核心就在于一个公平。

想要维持这种公平是很不容易的,古代宗族不仅仅是庇护族人的所在,同样是一个极其不公的地方,在宗族之内有无数的黑暗,吃绝户这都不算是什么,许多宗族都不把族人当人看,种种罪恶是现代人难以想象的。

早期的宗族还算是好的,各种规矩没有那么大,依附家族利大于弊。

但是在理学盛行之后,那是真正的吃人社会,三纲五常压在所有的头上,族人已经完全不是家人,而是耗材,主家的耗材。

洛氏当然不能如此。

如果只是粗放的管理,不能深究那些阴暗之处的黑暗,那洛氏子的能力足以管理郡县,但是想要精细到家家户户,需要的能力就陡然提高。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处理族人之间的种种分歧是很不简单的,想要让大多数族人认可处理结果是不容易的。

大多数洛氏子的精力都在研究典籍上,洛氏女一部分在研究典籍,一部分则在祭祀素王,但维护家族内部的公平同样消耗了他们一小部分精力。

几十个水准之上的洛氏子和洛氏女治理家族,就算是在后世生产力大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