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ulitxt.com

第552章(1 / 2)

加入书签

“雁门发生大雪灾,朝廷国库空虚,又要支援北境,恐怕能用于赈灾的物资不多。每每思及在大雪寒风中饥寒交迫又无片瓦遮身的老百姓,吾甚是心痛。”吕颂梨一脸沉痛地说着这些话。

嵇无银翻白眼,不上当,“说人话。”

“朝廷拯救不了所有的雁门灾民。”

不是她吕颂梨小看他们,所有的自然灾害中,水灾和雪灾都是比较难搞的。雪灾会造成道路堵塞,严寒的天气也会加重赈灾的难度。

在国库不丰的前提下,朝廷肯定会以北境将士为优先的,然后粮草衣物肯定是先紧着北境的将士们。在赈灾物资不足的情况下,他们能妥善地安置好所有的灾民才怪,可能连大部分都安置不好。

“在这样的环境下,雁门肯定会有很多灾民去往外地谋生路的。我已经下令让伍仁他们准备捡人了。我希望嵇氏在北边的分号也能帮帮忙,将他们引到平州来。”

吕颂梨听到雁门雪灾时,就已经下了这么个决定了。她有心救人,可去到当地去赈灾就算了,那些逃出雁门的人,她可以救,也乐意救。毕竟逃出雁门的这批人,都是有胆识敢闯敢拼的人,有救的价值。另外,她打算让伍仁青州运一批物资到雁门支援灾民,算是他们的一点心意。

嵇无银闻言,都无语了,“不是,你们平州,大黎的边角旯旮,人口稠密程度都快赶上中原腹地了,这正常吗?”她这是对人口有多执着啊?

吕颂梨一脸无辜,“总不能眼睁睁看着老百姓走投无路吧?”

“行吧,这个忙我帮了!”

……

南方

谢湛从一处茅草屋中出来,凌冽的寒风让他不由自主地裹紧了身上的大氅。

他看了一眼阴沉沉的天空,心想,这会的长安应该下雪了吧?

南地不下雪,但这天气湿冷湿冷的。那种冷,仿佛钻到骨子里去一样,和长安的干冷完全不一样。

他身后的随从问道,“家主,我们何时归家啊?”将近年关,老夫人和夫人的信一封接一封的。

“明天吧,明天我们就回去。”

随从高兴地道,“那小的立即让人准备!”

最近他们跟着家主在外四处奔波,延揽人才。有些人被家主打动,也有一些人不为所动。家主的辛苦,他们都看在眼里,也为那些不为所动的人感到不平,觉得他们有眼无珠。

被拒绝了,谢湛心中倒是没多大不平。那些人现在不为所动不要紧,他现在走一趟,双方总有两分面子情在,等局势分明的时候,就会见分晓了。

总体而言,谢湛对近来这段时间忙碌的成果还算满意。

最大的收获之一,便是认识并州木材大商人乔西同还有新安歙县的瓷土商人胡绛义。

南阳一行,给了他很大的启发,他有一个计划,具体怎么实施,还得再斟酌斟酌。如果顺利,将会给他带来数之不尽的利益。

年味甜味

谢湛回南地的时候,也收到了乌桓进犯北境以及雁门雪灾的消息,同时也得知左安民没有牵扯进这两件事中。

对于这两事,谢湛的决定就是观望,不插手。

“让人留意北境战事的进展。”谢湛吩咐下去。

“是!”

谢湛的眉头拧得紧紧的,北境此役的胜败,很关键。胜了,自然没什么可说的,目前北境的大帅大将阎征和符建功等人将坐稳屁股下的位子。败了,皇帝有可能会重新启用秦家。

如果皇上启用秦家,北境重新落入秦家手中,那么秦吕两家的势力岂非同时占据东北和西北?

思及此,谢湛眉头皱得更紧了。

良久之后,他才叹息一声,决定按照原计划且先观望。

北境离他太远了,还有雁门,与南地相距三四千里,如此长远的距离,打消了他一切想法。

当然,即使现在他有什么想法,也伸不进去手。

他现在唯一能做的,便是好好发展南地,夯实南地。

谢湛很清楚,南地才是他安身立命,以及将来角逐天下的资本。

平州

平州位于大黎最东北的地方,太过偏远了,消息也闭塞。

故而北境打仗以及雁门雪灾,对平州这边的老百姓影响不大。

而且快过年了,大雪的天,都阻挡不了人们过年的热情。

老百姓们忙活着准备年货,扫房子、贴窗花、打饼儿、蒸馒头,全家人一起动手,年味十足。

家家户户在小年之后,就贴上了大红色的窗花。

从高处望去,银装素裹中的一抹红,烟火气十足。

今年是一个丰收年,老百姓在送灶神上天的时候,都在期盼明年也能像今年一样,或者能更好。

因为辽东商会的强势崛起以及其超强的吸金能力,其麾下员工,以及相关各府各坊,过年发放的年礼很是丰厚。

周元华是一个颇有些医术的游医,辽东郡因吕德胜而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