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ulitxt.com

第787章(1 / 2)

加入书签

“段老三,你确定这样养出来的驴你会出十五两收下?”

“当然!”

就在这时,段老三刚才提到的那家人送驴来了。

“五头驴是吧?呐,七十五两银子。”段老三直接掏钱结账,爽快得很。

边上的人看得眼睛都红了。

不就是按照段老三给的法子养驴吗?谁还不会了?

养一头驴能挣将近十两银子,不比干什么都划算?种地累死累活的,一年到头又能剩下几个钱?干了,回家养驴去!

不少人步履匆匆地回家了,但他们的内心是火热火热的。

和逐利的老百姓不一样,身在涿州的江伯牙,敏锐地察觉到了什么。

江伯牙一脸凝重地和谢栢说道,“买鹿制楚,平州用计,欲谋涿州。”

谢栢一愣,身为世家子弟,他自然知道买鹿制楚乃管仲为齐桓公讨伐楚国所献之计。

“江先生,我们该怎么办?”

“一会你就启程回长安,将此事禀报大都督。莫慌,平州实施此计,需要时间,我们也有足够的时间来应对。”

闻言,谢栢的心稍稍放下。

但对江伯牙来说,话虽如此,他依旧眉头紧锁,对于他们这样的谋士而言,平州此次用计的痕迹很明显。

他研究过平州,平州用计,喜欢用阳谋,似乎不管对手怎么拆解,平州后面的招都如同排山倒海一般施展出来,最终达到目的。

这一次,他们能不能破了平州的计谋,让平州功亏一篑呢?

这是漏洞

长安,大都督府

谢栢快马加鞭地回到长安,回到之后,连一口气都没歇,就来向谢湛汇报有关涿州的情况了。

谢湛将麾下的心腹和追随者都请了来。

听完谢栢的陈述,众人各抒己见。

“撇开流言蜚语,透过种种的现象看本质,这平州确实是对涿州出手了。”

“不奇怪,平州做梦都想得到涿州吧。”

“大都督,我们该如何化解平州这一招?”

看到众人因此忧心忡忡的样子,范阳失笑,“买鹿制楚,平州这是照猫画虎吗?”

谢楠问道,“范参军,你是觉得平州此计不成?谋不了涿州?”

谢湛日前为范阳请封了军中参谋一职,宋墨允了。

范阳解释,“大黎地域辽阔,可不是战国时楚国那样的一个小国。楚国的百姓,为了捉鹿,举国不事生产,轻而易举地被齐国扼住了粮食这条命脉。”

“涿州有我们大黎王朝做后盾,而且,涿州百姓只是多养了驴而已,并没有荒废农业。故,平州买鹿制楚之计不足为惧。”楚国和大黎之比,犹如小水塘和大池塘。涿州虽然也是个小水墉,但它连通大黎这个大水塘。

谢湛没有说话。

范阳所言的不足为惧,是建立在大黎能为涿州兜底的前提下的,大黎能平抑粮价的话,确实不惧平州这一招。

范阳的话其实没有错,但他错就错在对大黎的国力太过乐观了。

自当今登基以来,大黎天灾不断,大黎的粮食储备是不足的。

加上今年,盐税收不上来。然后大黎又流失了几百万的百姓,人头税地税并不乐观。而人头税地税,老百姓一般是用粮食交付的。

也就是说,今年收上来的粮食会少掉一部分。

在这样的前提下,谢湛自是希望涿州那边不要出意外,安安稳稳就好,但显然,树欲静而风不止。

谢湛将自己的顾虑说了出来,“针对平州的手段,我们还是要有所应对的。”

有人提议,“如果我们向涿州百姓揭穿平州的险恶用心以及有可能会引发的恶劣后果呢?”

谢楠嗤笑,“老百姓不会管的,目光短浅的他们只会看到一只驴能卖十五两银子。”

又有人建议,“颁布禁令禁止涿州养驴?”

范阳否了,“不妥,涿州驴子的价格已经炒上来了,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如果我们暴力禁止,加上有心人的煽动,涿州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不能禁止,那我们能鼓励农桑?当田地的收入上来了,涿州的百姓就不会一窝蜂地去养驴了。”

谢湛对此并不乐观,他在心里快速地算了一笔账。

一亩地的收成,风调雨顺的话,也才能收两三百斤粮食,晒干之后,也就两百来斤,最多最多能卖二三两银子。也就是说,起早贪黑地伺候四五亩地所得的钱,才能和养一头驴持平。

接着他们又商议了一阵子,最终确定了应对方案:在涿州禁止用农田来养驴,另外鼓励农桑。

之后就看平州的反应,他们再作应对。

如果到最后,平州收网时,涿州的情况很不乐观的话,他们再下场,反正涿州背靠大黎,不可能任由平州宰割的。

方案确定之后,谢湛长叹了口气,“驴,涿州的老百姓们爱养就养,只要田地不荒废就行。”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