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ulitxt.com

第260节(2 / 2)

加入书签

二十人出任讲官。

他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对讲官的礼仪十分到位,而且记忆力超群,上一天所教内容在第二天就可以掩卷背诵,

所有讲官的名字也被他记住,只要有一人没来就会被他发现。】

说到这里,陈曦顿了顿,露出了一个滑稽的表情,【有这样的记载,恐怕是他真问出来过这样的问题。】

【朱佑樘十分疼爱这个太子,外出游览时都会带上他,随时教导。

不过,在他的教导下,朱厚照的学习进度很慢,到他登基前只学过《论语》和《尚书》,就连这都还没学完。

影响其学习进度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在学习之外更热衷于骑射,而朱佑樘也不会管他。】

陈曦叹了口气:【所谓父母之爱子,则为其计深远。

我看这朱佑樘只要是在处理家庭纠纷的上面,都不怎么样。

对为非作歹的妻弟不加惩处,对孩子也不怎么上心教育。

按理来说朱厚照登基的时候已经十四岁了,该懂的也都懂了,说是少年天子,却也没有多么年轻了,

但是那个胡闹的……】

【朱厚照即位之初,还是表现出了勤政的姿态,

往往黎明时分就上朝听政,同时继续进行日讲和经筵,但不久就有所懈怠,

这被认为是其身边以刘瑾为首的八名宦官,也称之为“八虎”或“八党”引导的结果。】

【又是宦官?】嬴稷微微皱眉,【这明朝的皇帝怎么回事?

宦官干政的后果,这些人心中是没有数吗?

尤其是这一老一少,年纪大的管不动了容易被蒙蔽,年纪小的涉世未深容易被诱导。

这朱佑樘前面不还对宦官处理的不错吗?怎么到自己儿子这儿又放心让宦官去影响了。】

陈曦耸了耸肩:【谁知道呢?

宦官的问题历朝历代都有,但是历朝历代都会重复的发生,活像中了邪似的。

而且朱厚照这个时候面对的问题还不仅仅是宦官。

我前面说过了,明朝的时候属于小冰河时期,天灾频发。

朱厚照刚登基还没有改元的那年,京畿地区乌云密布,阴雨连绵,大水淹没庄稼,冲塌房屋。

他继位第二年,也就是正德元年,彗星扫过内阶和太微垣,大雨淹没了中都凤阳的民居;

南京暴风劲吹,雨水如注,迅雷不但击毁南京皇城的城墙,还击中孝陵白土岗上的一棵大树,树干起火,内焚中空;

京师流星陨落,天鼓自鸣,震雷还击中了郊坛、太庙、奉天殿等处的鸱吻、脊兽。】

【明朝这个时候的皇帝光顾着加强中央集权呢,也根本不会去让人研究天文什么的问题,

所以群臣认为这些灾异是上天谴告,纷纷上疏劝谏新君,

指出朱厚照沉湎骑射、宫中练兵、游玩无度、微服出行、滥赏妄费、不听直言、视朝渐晚、亲王代行祭祀、久旷圣学、居丧不哀等过失。

哎,看看,这就叫被溺爱的孩子,你前面不教,后面就开始变成熊孩子了吧。

面对这些劝谏,朱厚照表示反省,并一度“屏去鹰犬,停止骑射”,

但其内心对朝臣约束他的不满与抵触也与日俱增,相应地则是更加倚重刘瑾为首的宦官。

刘瑾还给朱厚照编排了弘治年间阁臣操纵朝权的戏剧,让朱厚照对阁臣留下了恶劣的印象。】

朱佑樘:“……”

别的不说,先把刘瑾砍了先!

第二百三十八个老祖宗很骄傲

朱佑樘的想法别的皇帝不是很清楚, 但是其他的皇帝们都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了。

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了,他们心中也开始怀疑自己了。

倒不是怀疑自己别的什么,主要是怀疑自己之前碰到天灾的时候就开始反省是不是自己做错了的自己, 是有点傻的。

看来研究天文是势在必行了。

起码要知道什么时候是正常的天文现象,什么时候可能是真出了很离谱的事情。

——他们还是难以完全放弃掉封建迷信的想法, 主要是天幕这个事情,看起来也很离谱啊。

这不肯定是神鬼之说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