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ulitxt.com

第299节(2 / 3)

加入书签

他资金的资助。

世界上不存在免费午餐,有人想要给你好处,后面肯定会有相应的陷阱。现在看起来或许不明显,十几年之后就会出现很大弊端。

最简单的例子,要是科研辅助基金是外资成立的话,基本上代表着大部分顶尖高校的优秀学者会接受他们的资金。

也许有人觉得这也没什么,反正研究成果是自己的,完全可以拿着外资的钱为自己国家服务。

事实上呢?事情可没有这么简单,等新一代学者们成长起来,并且在外资的帮助下成长起来之后,他们就会接受外资的存在,等以后遇到资金方面问题的时候,肯定会想到找他们帮助。

民营研究无所谓,反正研究只是为了市场,不会有太大危害。如果学者正在参与某个国家级项目呢?项目属于绝对保密状态?如果有学者向外资透漏,想要找他们获得资金。到时候,整个科研链全都暴露,这才是最可怕的地方。

科研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

没有指导,没有目标,想要研究出某个成果很困难,可能一辈子都研究不出来。一旦有了一些资料,科学家们很容易就能将成果反向推导出来,也就是所谓的山寨。

华国可以山寨,其他国家一样可以山寨,只不过时间长短不同而已。以前他们看不上华国的科研水平,根本没有山寨的必要。

现在不同,华国科研实力快速增加,很多科研成果让米国都相当眼热,他们不想山寨都不可能。

就像宁元素公布之后,涌入华国的情报人员在成倍成倍的增加,他们在向着一些能源实验室渗透。为的是什么,一眼便知。

除了私下的动作之外,明面上跟华国的科研交流会也增加了许多,他们全都是世界各地的精英,在华国参加一场又一场的科研研讨。

还有一些人正在跟正在建立的特钢集团合作,希望可以在接下来的次合金时代中占据一些份额。

特钢集团掌握着宁元素的合成技术,也掌握着市场份额,谈判中自然获得了很多优势,其他国家在谈判中明显比较弱势。给出了不少优厚条件,原本华国觊觎的技术跟领域,他们全都大方的向华国开放。

只是在谈判中有一点,他们希望可以参观特钢集团工厂,亲眼见证伟大的科研成果。

以上的手段是不是很熟悉?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老前辈们应该清楚,这些手段他们在上个世纪的时候曾经用过。在付出一定代价之后,他们跟米国进行了一些科研领域的讨论,参观了他们的先进工厂,在参观之中获得了一些隐秘。比如说用特制的皮鞋,在行走中吸取工厂中的一些残骸。

比如说亲自冒着生命危险深入试验区,用身体记住实验指数。

正是在这些残骸之中,完善了华国现代科研体系。

风水轮流转,三十年之后,西方国家也在用类似的手段想要获得他们需要的技术。

一点点残骸都能复制整个科研过程,更别说收买其中的科研人员,一旦被人做到的话,对整个国家的科研都是巨大破坏。

也就是如此,科研辅助基金根本不可能对外开放。

王宁之所以做到这一点,还是因为他的身份在起作用。作为战略级科学家的一员,王宁不太可能背叛华国,再加上他肯定是未来华国科研的重要组成之一,很多东西没有必要对他隐瞒,所以他能够申请。

就算如此,申请下来之后,基金会依然挂在了最高首辅办公室名下,而且还有专门的工作人员,甚至有纪委的领导担当主要职位。

这基本上代表着基金会算是国有基金,不是简单的私有慈善基金。只有如此,上层才能允许基金会的存在。

王宁自然也懂其中的道理,而且他比上层领导考虑的还要多,他准备将基金会慢慢向着官方科研领域发展,让它最终成为诺贝尔一样的官方协会。

这并非不可能,基金会面向的人群是全国高校学子,而不管是什么级别的科研人员,百分之九十九都是从全国高校中成长起来的。就算有某些民间科学家,他们在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也需要进入高校学习。

拥有他们的肯定,基金会就能被大部分学子们认可。

这些学子们会继续成长,有一天,他们会成为科研界的中坚力量。等他们成长起来之后,基金会的意义就完全不同。再加上王宁的影响力,基金会完全可以打造属于自己的华国诺贝尔。

当然,要做到这一步很难,别说被世界肯定,哪怕是被华国科研界肯定都很困难。但是王宁却不会退缩,他还年轻,还有太长时间准备,总会有一天,他能完成这个远大梦想。

既然想要打造华国诺贝尔,就要控制好开头,就需要让更多优秀科学家参与进来。他们不光是审核人,也是未来协会的奠基人。

来意(下)

吴丙白是准院士级别的大拿,在整个科研界都不算是小人物。

要是将整个科研界进行等级划分的话,像沈崇峰,王宁这种战略级科学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