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ulitxt.com

第386章 体育场馆的问题(2 / 3)

加入书签

恐怕谁都会有点心里不太舒服吧?这不是说咱们中国没人么?

等到中国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国家的经济情况更为宽裕,人民的思想更为开放,赫尔佐格和梅德隆拿下鸟巢的设计,倒是没人说什么,但现在还是不行。

“工人体育场之前是那位建筑师设计的?请他来出改造方案怎么样?”大家第一反应是找原来那位出马。

“工人体育场的主场馆是由北京市院的欧阳骖同志设计的,欧阳同志毕业于北洋大学建筑系,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在北京市院工作,除了工人体育场之外;欧阳同志还设计了北京市积水潭医院、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央广播电台、北京广播剧场等项目。”

“旁边配套的工人体育馆是熊明熊工设计的,我记得熊工当年才二十六岁;工人体育馆采用了悬索结构,这个启发来自于1957年比利时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参展的世界各国都搭建了临时性的展馆,其中美国馆的屋顶就是悬索结构,用铁索吊起一个半透明的罩子,其实就是塑料的,很轻。”

“熊工在国外建筑杂志上看到了这个资料,就提出也造一个悬索结构;因为体育场是椭圆的,所以体育馆做成圆的,都是曲线,有所变化,可以形成和谐呼应;贺帅看到熊工的方案后很满意,拍着熊工的肩膀说,‘小伙子,挺能干’。”

“那么,下次进行分组讨论的时候,请欧阳同志和熊明同志一起来参加会议,另外,把在北京的、有一定实力的建筑师都请过来吧!大家讨论下场馆的改造和建设工作。”领导安排下去。

几天之后,轮到分组讨论的时候,来自北京各个设计单位和高校的建筑师们济济一堂,大家就场馆建设问题展开了讨论。

“欧阳老师、熊老师,您二位是老场馆的设计者,要是翻修的话,恐怕还得以您二位的意见为主啊!”大家都觉得一事不烦二主,还是让他俩负责比较好。

“申办亚运会,这是为国争光的大好事,我肯定是义不容辞,不过自从工人体育场之后,我就很少接触体育场馆的设计工作了!知识储备有些落后,有点担心完成不好这项工作啊!”欧阳骖有些忐忑。

“在工人体育馆之后,我虽然还做了首都体育馆的设计,但是这些年下来,也好多年没做过体育场馆的设计工作了!”熊明也是一样,前些年国家比较动荡,对于兴建大型体育场馆的需求不高,他也没有用武之地啊。

“要是让我来负责场馆的改造工作,我还得先研究一段时间的资料,学习学习国外的先进体育场馆的设计经验。”正因为熊明做过体育场馆的设计,所以他知道这不仅仅是造型的问题,功能方面同样重要。

他在设计工人体育馆和首都体育馆的时候就遇到了多个问题,在工人体育馆的设计中使用了悬索结构,这项技术的重点在于铁索的锚头,美国人对此保密。

不过中国过去做过悬索桥,于是他就去丰台桥梁厂,和桥梁厂的同志共同研究锚头的做法。还和建设部的综合结构研究所合作,最后决定用个混凝土圈梁,把锚头打在里面,固定在外圈和中心上下两个环上,照明灯和音箱也都挂在圈梁上,像明亮的光环。

同时考虑到空调吹风对体育比赛的影响,就和建设部采暖通风给排水研究所的汪善国工程师,一起研究出了“高速喷咀送风空调系统”。

在屋顶圈梁的下面设置出风口,用很高的速度把风喷出来,一直喷到场地边缘。同时在看台上做了一些回风口,风到这里就被吸进去了;所以看台上很凉快,赛场上没风,运动员比较热,但不会影响比赛。

和熊工相比,某些外国人解决风力的问题就简单了,等比赛的时候,风向朝那边对自己本国的运动员有利,就往那边吹,这种事韩国人最喜欢干。

在设计首都体育馆的时候,熊工设计了国内第一个钢网架结构建筑,网架的结构跨度可以做到更大,而且只要架上去,无论温度变化还是地震造成的滑动,都不会让它掉下来。

同时还开创了活动地板、活动看台、活动冰层,利用钢网结构空隙调节风力,让现场始终保持在无风状态,不会影响运动员比赛等创新设计。

“我们当时在设计体育场馆的时候,没有考虑到电视转播的需要,亚运会举办的时候肯定是要进行国际转播的;现在要进行翻修,就必须把这些问题考虑进去,而我在这方面的经验是比较欠缺的。”熊明谦虚地说道。

他是国内体育场馆设计领域的专家,又一向以敢于创新而著称,现在连他和欧阳骖都不敢打包票,其它建筑师就更没把握了。

“那咱们国内还有没有熟悉体育场馆设计的人才?我看上海、广州还有长沙的体育场馆就设计得很不错么?”大领导皱起了眉头。

“国内其它熟悉体育场馆设计的建筑师确实还有不少,不过他们和我一样,年纪都比较大了,而且也已经有段时间没进行这方面的设计工作了,所以肯定也需要学习!”国内熟悉这一领域的建筑师就那么几位,以前开会多多少少都打过交道,欧阳骖马上就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