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ulitxt.com

第675章(1 / 2)

加入书签

“国主今日还与我问起你来,说是汉地要如何对待楼兰。”安归亚的父亲回家后未用过晚饭便将妻儿带到专门用于谈话的房间:“我在莎车国的朋友已经替你说好了阿亚,是国主的外甥女。”

“莎车国主的外甥女?”老妇感到匪夷所思:“不是说找商人之女吗?怎么变成国主的外甥女了?”

安归亚的父亲只是淡淡回道:“莎车国主的妹夫有着最多的马车,你说他把女儿嫁给咱们儿子到底图啥?”

图啥?

还不是图安归亚出使大汉后身价上涨,莎车国的贵族动了间接联姻以找汉室要内部价的心思。

当然,国主下凡做铜臭生意是不好听的,所以才有贵族替国主捞钱,商人替贵族捞钱的外包政策。

“你不过是去了次大汉,咱家的地位便水涨船高到与国主相提并论。”

要知道,安归亚带回来的可不只是刘瑞的赏赐,还有汉军拿下河套后所接手的西域男女。

这些人里不乏家破人亡的愿意留在汉地牧羊,但也有被转送走的、掳走的贵族由汉军和楼兰的使臣送回西域。

西域人少,能回一个是一个,所以在见到久别的亲人后,安归亚于楼兰乃至西域人的心里无疑是个善人,这就让他有了远超实际年龄的民间口碑。

当然,对国主而言,臣子比自己有名绝不是件好事。

“我不过是一介臣子,怎能与……”安归亚话没说完,父亲便从兜里抓出一把金粒洒在桌上:“国主赏的。”

当着妻儿的面,他再次强调道:“这是国主当着众人的面赏给我,赏给安归亚的。”

他看已明白什么的儿子,再次问道:“还需要我来替你猜猜国主是个什么心情吗?”

“说实话,他没把我当场拿下都算是有理智的表现。”

金子是少数能跨越时空,地域,让古今中外的所有人都露出笑容的神奇物件。

可就是这人见人爱的神奇物件如今却让安归亚的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

几息之后,他把桌上的金粒扫回油光水滑的羊皮袋里。

安归亚的父亲听着金粒摩擦桌面发出的“沙沙”声,直到儿子将已有了一定重量的羊皮袋往桌上一扔才开口说道:“国主已经下令把小王子送到汉朝为质。”

之前就说了,楼兰在汉史上的地位约等于迷你的乌孙,属于那种有统战价值却没有兵力,缺乏油水的墙头草。

不同的是乌孙靠娶妻平衡两方关系,而楼兰是靠送儿子来维持自家的小幸福。

“小王子?”安归亚的眉毛一挑,试探性地问道:“这是换王太子啊!”

楼兰的大王子在匈奴当了十年质子,近日才因国主老弱而而被四王子从匈奴换回。

“国主的消息居然比我这刚回楼兰的外使更灵,难道是有神人相助,或是匈奴……”

安归亚的话还没有说完,父亲便打断他道:“匈奴废了。”

“什么意思?”这下别说安归亚,老妇都把裙子扎到膝盖下,做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匈奴只是打输了一场,怎么会直接废了。”

“你知道匈奴丢了河套之地,殊不知匈奴在丢河套地后想从东北边找回场子,结果不仅没如所愿,甚至还被汉人活捉了左贤王。”

安归亚的父亲喝了口奶酒,继续说道:“军臣是那乖乖听话的人吗?还不是被汉人皇帝逮住了命根才会变得好说话。”

安归亚的母亲也非无知妇女,自然晓得左贤王出征,周围肯定跟了匈奴的贵种之子。

二十几岁的毛头小子不论搁哪儿都是本族的中坚力量,未来支柱。匈奴的贵种就算儿女众多也不是这种消耗法。更别提匈奴内的很多贵族都跟明清时的皇室般旱的旱死,涝的涝死。强如右贤王罗姑比有二十几个儿孙,弱如军臣算上孙子也就堪堪三人。

“如此便能理解单于为何割地。”老妇料到汉人让匈奴吃亏,但没聊到是吃了这种关乎生死的大亏:“冒顿的在天之灵只怕会被不孝孙子气得复活。”

“可不是吗?”安归亚的父亲附和道:“这才传到孙子那代呢!就准备把阿伯(祖父)打下的家产送给自家的死敌。”

“更可怕的是军臣还非匈奴的怂货。”老妇忆起大月氏从西域撤退的场景,忍住为自己见得太少而感到吃惊:“我都活到这把年纪了,居然能见到西域又换了个马匪头子。也不知这汉人皇帝是何德行。”

老妇看向家里唯一见过汉皇的儿子,迟疑道:“你觉得那汉皇是个好像与的吗?比起军臣……又当如何?”

“怎么说呢!”安归亚在脑海挑出与之交谈的关键画面,沉吟后努力做到不偏不倚:“如果我是汉人会很喜欢他,但我不是,所以与他交谈时必须保持十二分的戒心。”

“如果说军臣是把开卷的老刀,那汉皇就是淬毒的匕首。”

“用汉人的说法叫‘外残内忍’,总之是个很复杂的人。”

怎么个复杂法呢!

那当然是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