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ulitxt.com

第726章(1 / 2)

加入书签

刘瑞某次突发奇想地去太学视察时就路过挂着博士简历的走廊墙,一秒幻视自己回到现代的教学楼。

而且不止太学府的博士在那儿卖力宣传,关中的商人与落榜的学子也从中看到发财之路——张雪峰老师为何能在投档的赛道上大红特红?一是因为口碑过硬;二是因为普通家庭的父母没有获取信息的渠道,所以只能求助于有特殊渠道的人。

古代的拜师绝对可以类比现代的大学投档。目前已无法考察“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是从何而来,但叛出师门一直都为世人不齿。

即便你在师门里受尽了委屈;

即便你的老师是个三流混子。

你也得恭恭敬敬地尊听师训,如父如母地伺候对方。

这可比从质人(人贩子)手里买个奴隶要划算的多,至少主家打骂奴隶还得担心自己会被邻里讽为“无德之家”,而老师就没这层顾虑。强如墨子、许行也因弃儒立派而遭后人批判嘲讽。

因此在太学的博士给自己做招生简历时,关中的商人就已将其修订成册,而科举失利的学子也会购买这些博士手册,将其翻上十倍去赚偏远大户的钱。

真是把“消息就是金钱”的黄河路准则给玩明白。

“虽说是以太学书院的名义编写字典,但也能在咱们的简历上的加上一条‘参与编写大汉字典’。”朝上只有愣头青和看过模板的各派山头有胆发言,所以一些百石学士,小派博士都只敢朝后讨论字典的编纂一事……而且还是鬼鬼祟祟地小声讨论。

“儒家公羊派是真的提到铁板了。”因为朝中的站位靠后,所以他们可以看到大人物的不满之色:“田叔这次可算是借胡毋生的面子确定了黄老家的这个地位。”

对方竖起右手的拇指,言语里满是肯定:“掉了牙的老虎还是老虎,吃肥吃大的豺狼,还是豺狼。”

“原以为儒家靠着太学和科举的顺风已经可以挑战黄老的头家的地位,没想到……”

董仲舒在周围的讨论下加快脚步。因为是学派参与的大朝会,所以他在天南地北的博士间十分普通,仅是一个特许参会的百石学士。

硬要说其有何不同,那莫过于他是胡毋生的同门师弟,都是公羊高(《公羊春秋》的作者)的玄孙公羊寿的关门弟子,此次成为太学学士也是得到师兄的支持。

“老师还是太冒险了。”胡毋生的弟子褚大从人群中挤到自己的师叔旁,端得一副愁眉苦脸的落魄态。

老师吃瘪,他这当学生的也颜面无光。

董仲舒比胡毋生小上一轮,所以和师侄的年纪相差不大,但却比后者看得更远更清:“富贵险中求。这事若由儒家操办,咱们不亏,同时也可确立公羊的头名之位;若被陛下当面否了,那也只是面子有一点瑕疵,算不得让儒家伤筋的大危机。”

末了,他还斩钉截铁道:“师兄不是凡夫俗子,自然明白出头的后果。”

董仲舒在入职太学前与胡毋生有八年未见,但不妨碍他对师兄的了解胜过拘于弟子身份的褚大:“别想太多。”

他往对方的肩上一拍,三步并作两步地找上候在北宫门前的胡毋生:“师兄。”

胡毋生点了点头,示意褚大腾出他两的说话空间。

“黄老家在今日前就知道陛下要编字典。”胡毋生也没有铺垫,上来就是内部炸弹:“我若不做出头之人,黄老家便成了今日的最大赢家。”

董仲舒经对方一点便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无非就是皇帝再次下场拉架,给半死不活的黄老家输口热气。

啧!

皇帝帮过法家,墨家,农家,医家,现在又给人才断档的黄老家大开方便。

一时间,董仲舒的心头涌起孩子似的委屈。

他们儒家是啥见不得人的学派吗?靠自己的努力发扬光大就活该被陛下无视?

刘瑞要是知道这人的心理活动,一定会摊手表示“后人造孽前人还”,任谁看了衍圣公的操作都不会让儒家坐大。

可是委屈只在心头缠绕了一秒便抽出一丝不对的苗头:“师兄,只有黄老家的知道内幕?”

胡毋生的步子微微一顿,真的有些挂不住脸:“什么意思?”

听那语气就已明白有何不对,但是为了师兄的形象还在嘴硬。

董仲舒也理解对方的难堪,所以没有把话说明,而是聊起太学书院的建造目的:“民间典籍千千万万,唯有《周易》称第一。”

胡毋生的步子一顿,随即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他与师弟一直磨蹭到黄门来催才加快步伐,坐着摇晃的半旧马车回到永远灯火通明的太学府。

“《周易》能作典籍第一自然是有精妙之处。”董仲舒与师兄对坐,捧一清茶幽幽叹道:“仲尼言及自身不如文王周公,但其所修《六经》《春秋》已是公认的天下大典。纵使老子珠玉在前,墨翟驳斥在后,也不会对仲尼之作全盘否认。”

“然仲尼之作声名显赫至此也不敢谓之学者必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