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ulitxt.com

农门徐氏 第22节(2 / 3)

加入书签

。”

崔庆和咧嘴笑道:“娘,我路上吃了一点,但没吃饱,一直惦记着娘做的饭菜呢。”

徐书怡看着这个变黑变瘦的儿子,心里忽然一下就变得软软的,迭声应道:“行,行,娘这就给你端去。”

待崔庆和吃饱喝足,这才把先前家人问的问题给解答了:“此番出去游学,确实涨了不少见识。特别是那锦堂书院,文风鼎盛,人才辈出,实是我辈读书人的向往之地。元玮族兄带着我们参加了几场文会不说,半个月之前我们还见到了大名鼎鼎的东亭先生。先生学识渊博,引经据典,信手拈来,着实令人赞叹不已!”

虽在场之人都不知东亭先生是何许人,但个个听得十分认真。

“三郎,那你有没有把你做的文章拿给东亭先生过目?”徐书怡听着听着,忍不住就问了这个问题。

崔庆和气馁地说道:“没有,东亭先生讲课,来的学子太多太多,我根本没有机会。不过”说到这里,他的情绪马上又恢复正常,甚至带着点激动的口吻道:“我和族兄结识了两位颇有名气的生员,他们都是锦堂学府之中的佼佼者。其中一位程姓生员不但给我们三个的经义文章做了指点,还把他考试的经验细细讲了一遍。另一位原姓生员,更是把我们带至他家中,把他家里的一些珍贵藏书借给我们看了十来天。”

他话音刚落,崔长河就赞道:“两位学子真是热心!”

徐书怡也点头赞道:“两位学子实乃高德之人。三郎,不管你明年考不考的中,千万记得要上门去答谢他们,知道了吗?”

“是。我记下了。”崔庆和使劲地点了点头。

生产

天越发冷了起来,没过几天便是过年的日子了。

这个时段,家家户户忙着准备过年的事情,购买年货,扫舍除尘,打糕贴花总而言之就是一个忙字。

腊月二十八那天,崔家一家子去了村里的祠堂祭祖。

主持祭祖的不是别人,正是年纪最大的七叔公。大约是知道外面候着的女眷之中有几位怀有身孕的,他老人家并没有做长篇大论的训话,而是简简单单地强调了宗族和睦的重要性。

祠堂外面十分寒冷,等待着的女眷们大多缩着脖子,跺着脚,以期达到抗寒的目的。

崔大山家的离徐书怡一家最近,她一边吸着鼻涕,一边感兴趣地问道:“我说长河家的,今年你们家是不是发了?瞧瞧你两个儿媳妇还有小女儿,手上套着的叫什么玩意?”

来之前徐书怡就已经考虑到别人会问起,于是不慌不忙地回道:“锦绣阁新出的玩意,叫做暖手筒,里面装了棉花,专门捂手用的。”

因为寒冷,大多数人都没顾得上说话,所以徐书怡两人一开口,登时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原本徐书怡也不想这么高调,给几个小辈又是暖套又是暖手筒的,但考虑到两个儿媳妇都怀有身孕,万一受冻不住影响到了身体,那就得不偿失了。

无论哪个时代都少不了犯红眼病的人,徐书怡心中明白,因而顶着几道嫉妒目光的她,脸色依旧平静如初:“不是我家多么有钱,你也知道锦绣阁老板与我有旧。她是个念旧之人,特意送了几副暖筒子过来。对她,我最是感激不过。”

实话她当然不会说,事实上,这暖手筒还是她告诉宋半夏的。前世看清剧,可是看了很多宫廷女子拿着暖手筒的画面,她不过随口一提,倒让宋半夏放在了心上。

在场之人皆知她跟锦绣阁那边的关系,其中一个容长脸的妇人便羡慕地说道:“长河家的,锦绣阁的宋老板真是个厚道人。”

当然也有看不惯的,只听周氏马上接口道:“同是一个姓,长河家的,你既然和锦绣阁老板交好,怎的也不帮忙让她收了咱们这些人做的针线?辛辛苦苦做好的帕子,卖给过路的货郎,能赚几个钱呢?要是锦绣阁能收,咱们也能多拿些钱。”

诸如此类的话其实年年都有人在说,只不过往年只是在私底下说的多,祭祖之时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这却是头一次。

徐书怡看了她一眼后道:“崔宽家的,你也别光耍嘴皮子。你要能拿得出好绣活,我二话不说,肯定领你去锦绣阁。交情归交情,我总不能坏了人家的口碑不是?”

周氏不服气地嘀咕道:“还不是你藏着掖着,你要是传授咱们几招,还怕入不了锦绣阁的眼吗?”

徐书怡气笑了:“我还没听说过谁家传授技艺居然有这么简单的,呵呵。想当年,我可是专门拜了师傅的,要不你也拜我为师如何?”

一句话瞬间点中了周氏的死穴,开玩笑,拜师,叫她一张老脸往哪儿放!

见周氏被自己得话堵住了,徐书怡又和颜悦色地对众人说道:“如果你们谁上门让我指点一下,我也不是不愿意。只是家中事务繁忙,我没那么多的工夫,到时只能看各人的领悟了。”

这话一出,很多妇人面上就流露出了高兴和感激,纷纷冲徐书怡点头微笑。

祭祖回来,徐书怡赶忙和女儿两人煮姜汤来喝,孕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