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请收藏本站网址:hulitxt.com

第9节(3 / 3)

加入书签

此,曾宏友没理由不开心。虽然四十多岁一把年纪了,仍然心安理得像个小学生一样虚心谨慎小心翼翼的伺候着秦慕白,专心致志的学习了整整大半天,方才千恩万谢的拜辞而去。

接下来的几天,府里倒是安静没有其他闲人来访,连吴王李恪也没有再度登门。朝廷的正式任命书还没有下来,秦慕白也不着急,每天过着很有规律的生活。黎明即起练习武艺,在房中与秦叔宝切磋讨论枪箭之术,然后潜心读书。再就是陪着母亲和妹妹聊天叙话,教小妹弹琵琶。

曾宏友拜了师,又是奉旨办事,不敢不勤谨,每天必定午时初刻来学艺,未时三刻后离开。数日的苦练,他已将琵琶指法给学得差不多,算是圆满出师了。

两天之后,一向门可罗雀的秦府,突然变得热闹起来。

大清早,府里就闹腾上了——来了一群宫里的宦官宫女,都指名道姓要见秦慕白,说是来拜师学艺的。

秦慕白的头都大了,真是人怕出名猪怕壮,这事儿闹得!

敢情是曾宏友学成了技艺后在宫里演奏给皇帝听了,龙颜大悦大加赞赏。而他从师于秦慕白的消息也不胫而走。

后宫嫔妃嘛,谁不想有一样讨皇帝喜好的特长,赢得优宠呢?因此,后宫许多嫔妃都派出了懂得音律会弹琵琶的贴身宦官或宫女,来找秦慕白拜师学艺,用心一目了然。

一群宫女宦官在秦府大厅里等得焦心,谁不想办成了差事回去讨得主子欢心得到赏赐?这可是关系到自家主子在皇帝那里是否得宠的大事,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与他们自身的利益也是密切相关的。

于是,秦慕白这个名不见经传、从未在朝堂之上露脸的小人物,不经意间就成了皇宫内院诸多嫔妃尽心想要拉拢的香饽饽。

正当众宫女宦官等得有点不耐烦的时候,大厅转角处响起了低沉有力的敲击声,声声铿锵,如同响在他们的心头——秦叔宝拄着拐杖出来了。

“拜见翼国公!”呼啦啦的跪倒一片。

“尔等都回去吧,找太署令曾宏友拜师学艺即可,不必再来。”秦叔宝淡淡的说了一句,满堂寂静略带肃杀的气息。众宫女宦官们个个大气都不敢出,就别说有谁敢提出什么异议了,只好纷纷谢罪告辞而去。

秦慕白出来扶着父亲,父子二人一起苦笑的摇了摇头。

“三郎,为将为臣,不可与后宫之人往来过密有任何瓜葛。这是个大忌,切记!”

“孩儿谨记!”

父子二人还没来得及转身,门口又涌出一片人来,竟然是长安西市里各个曲苑歌坊的人,携重金来拜师学艺。

看来秦慕白的这手琵琶技艺,已然由宫中传到了市坊之间,惊动了这些声色场所的人。

秦叔宝恼怒的一挥手:“闭门谢客!”

将这些不入流的声色之辈拒之于门外。手中拐杖在地上重重一顿,他哼道:“亮儿,以后休要再卖弄这种奇技淫巧的东西,没出息。我秦家是将门,相信为父,你以后安身立命的东西,必是武艺兵法之类。多把时间花在练武读书上!”

“知道了,爹。”秦慕白也只能苦笑了。关于琵琶,对他来说也顶多只算是个“业余爱好”,可从来没想过靠它来扬名立万或是谋个出路。没想到偶尔的“无心之失”,反倒弄得树大招风了。

想要低调,都这么困难。

几天以后,紧闭的秦家大门总算打开,因为这次来的是吏部的官员,送来了秦慕白的官凭告身、职份田田契和官袍履靴等物,还二话不说收走了五贯“告身钱”,管你是上柱国还是七品小官,照收不误。

对此秦叔宝也没说什么,想来便是大唐的“成例”。

秦慕白展开了官凭告身来看,朱红色的一个折叠本本,实际就是“官职任命书”,上面写了他的籍贯年龄与任命官职等等,盖了户部吏部等一系列部门的大印,制作倒是结实且精美。

“嗯,咱也是官僚了,虽然是七品芝麻官。”

再看看田契,秦慕白心里有点泛乐:“这还成地主了。”

按贞观大唐制度,官员的俸禄主要是禄米和田产。七品京官每年可领八十石粮食,另有三顷五十亩“职份田”。职份田可租给农户栽种,每年收租就行。这所有的收入十个秦慕白也是吃喝不完的。当然,非要花天酒地可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再试了试七吕官制式的绿色官袍,虽然这式样不太讨喜和习惯,倒至少布料不错还算合身。最值得庆幸的是官帽不是绿色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